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宣传图
学习logo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要闻速递
【黄师视点】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审视与思考

发布人:主题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17

访问量:33

推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审视与思考

教育学院 沈胜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可见,当前要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就必须把立足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缓解人民群众的教育焦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接班人的重要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体现。因此要有效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着眼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切实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而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盼。因此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缓解人民群众的教育焦虑,为推动基础教育良性优质发展打下基础。

(二)加强教育决策与制度设计,营造基础教育发展的良性氛围

具体来说,一是要立足教育发展实际,提升教育决策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需要,要把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作为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出发点,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管理的科学决策,加强制度性设计,切忌把教育事务变成行政化事务。

二是要提升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决策者的治理能力。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管理方还是在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的自主权相对有限,因此在响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多元教育治理主体的专业水准,积极发挥不同主体参与基础教育学校治理的能动性。

三是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改进。具体来看,可以深化基础教育学校与省内外名校合作,加强政策保障,面向全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教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多渠道筹措教育基金,发挥教育基金会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建设,包括完善校长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侧重师德师风和教学质量考评;积极开展教学比武、教学研讨等,提高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

(三)以学生为本,推动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一是要明确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只有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

二是要明确立德树人建设对于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阶段。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抓住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期,切实加强德育过程,培养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在教育方针政策的制订上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强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有助于培养跟党走、扎根祖国大地、奉献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优化学生培养过程,以立德树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改革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立德树人意识,这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教师明确责任意识,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能力,最终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时代新人。

(四)坚持教育公平性原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第一,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要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着力健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进一步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在落实和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上下功夫,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体会到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第二,有效坚持教育公平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既是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公平的更高层次要求。当前要加强基础教育领域有质量的公平,需要抓住关键领域,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层面的奖助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人民广泛参与、社会积极协同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为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第三,坚持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性。促进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体化和系统化工程,要切实推进这一原则,就必须加强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性。具体来说,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制订基础教育方针政策时,要通过一定的科学生的规则程序,征求更为广泛的社会意见,只有多元主体都能参与到基础教育的政策制订过程中,才能有效推进教育公共治理的作用。当然,坚持教育制度公平,还必须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的进程,坚持用科学的规程维护教育公平,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奠定更好制度基础。

(五)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首先,从政府层面要从办学质量和效益出发,积极制订相关的制度措施,提供与基础教育发展相配套的现代化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学校创造良好办学效益。政府部门要贯彻质量意识,深刻认识到教育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在推动办学治校上要体现以质量为本。要将治校兴校的理念贯穿到对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学校在围绕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其次,从学校层面要加强教育管理效率。具体来说,其一是加强学校的教育质量意识。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教育质量对于学校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计划地提升质量意识,做到有的放矢。其二是要采取相应的提质措施。学校教育质量的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加强一定的制度设计,制订好长期、中期和短期提质规划,进而有步骤、有目的、有方法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三是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抓牢课堂教学,积极优化教学方式,积极注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学质量的改进促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取得进步。

再次,要采取措施提升学校的治理现代化水平。学校发展需要科学的理念和制度文化,因此要促进全体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办学治校过程,以优化学校的管理效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学习需求,充分估计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人员也要深入课堂,多方面了解教育教学的效果,做到有监管有反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育人水平。此外,对于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树立榜样和典型。

最后,还要注重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特色。只有积极提升学校的办学活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让学校回归育人之道,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水平,才能推进基础教育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六)创新基础教育评价方式,倡导多元评价

一是要坚持发展性评价理念,加强政府部门对基础教育学校的合理监督与评价制度。政府要基于教育评价的客观需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按照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和正确的质量观,进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二是教育评价方式的设计上要考虑结果的运用。基础教育评价的最终导向还是要考虑其对教育改进和学校改进的作用。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督促,即通过评价来督促学校发现问题,改进办学质量,进而提升办学效益。

三是要加强多元评价。基础教育的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既包括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等主体。只有多元主体都能参与到基础教育评价过程中来,才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从而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来推进评价效果,营造有利于学校长足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和环境氛围,以此才能促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回归教育的本质。

宣传